靡麗
成語(Idiom):靡麗
發音(Pronunciation):mí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華麗、美麗得過分而不真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靡麗一詞由"靡"和"麗"兩個字組成。"靡"意為草木枯萎、凋零,引申為頹廢、墮落;"麗"意為美麗、絢麗。合在一起,形容華麗、美麗得過分而不真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裝飾過于繁瑣、過于夸張,或者形容人的外表過于艷麗而不自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衍傳》中有一則故事,說王衍當時擔任東晉朝廷的官員,他非常講究儀表,喜歡穿著華麗的服飾。有一次,他穿著一身絢麗的衣袍出現在宴會上,引起了眾人的注目。有人對他說:“您的衣著太過靡麗了。”這個故事流傳開來,后來人們就用“靡麗”來形容過分華麗的裝飾或外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婚禮上布置得非常靡麗,花朵、燈光、裝飾品無處不在,簡直像童話世界一樣。
2. 這幅畫的色彩太過靡麗,讓人感覺不真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靡麗"與華麗的音節"麗"聯想在一起,兩個字的音節相似,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靡費"、"靡靡之音"等,擴大對華麗、美麗的描述詞匯的掌握。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舞蹈服裝非常靡麗,像仙女一樣。
2. 初中生:這幅畫的色彩太過靡麗,讓人有些不適應。
3. 高中生:他的言辭太過靡麗,缺乏真實感,給人虛假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