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游
基本解釋
謂尋仙訪道。 唐 王武陵 《宿慧山寺》詩序:“賦詩道意,以紀方外之游。” 金 王若虛 《茅先生道院記》:“﹝公﹞乃棄家為方外游。” 元 湯式 《一枝花·題心遠軒》套曲:“不從方外游,且向寰中住。”參見“ 方外 ”。
成語(Idiom):方外游
發音(Pronunciation):fāng wài y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遠離塵囂,到山水田園中游玩、修身養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外指的是遠離城市的鄉村或山野,游指的是游玩、旅行。方外游形容遠離喧囂的都市生活,到寧靜的自然環境中修身養性,追求內心的寧靜和平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遠離繁忙的都市生活,尋求寧靜與自由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外游最早出自《莊子·逍遙游》,莊子用“方外游”的方式來表達他對于人生的追求和對于社會的不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外游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名詞“方外”和動詞“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城市里的喧囂讓他疲倦不已,他想找個時間方外游一下,放松心情。
2. 她每年都會找個地方方外游,遠離城市的喧囂,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方外游”想象成一個人遠離城市,走進大自然,欣賞山水風景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修身養性、遠離塵囂相關的成語,如“閑云野鶴”、“隱逸山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方外游,因為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動物和美麗的花草。
2. 初中生:考試結束后,我計劃和家人一起方外游,放松一下緊張的學習狀態。
3. 高中生:在高三的緊張學習生活之后,我想找個地方方外游,放松心情,準備迎接大學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