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寶
基本解釋
(1).佛教語。七種珍寶。佛經中說法不一,如:《法華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碼碯、真珠、玫瑰為七寶;《無量壽經》以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為七寶;《大阿彌陀經》以黃金、白銀、水晶、瑠璃、珊瑚、琥珀、硨磲為七寶;《恒水經》以白銀、黃金、珊瑚、白珠、硨磲、明月珠、摩尼珠為七寶。
(2).佛教語。七種王者之寶。《輪王七寶經》:“其王出時有七寶現。何等為七?所謂輪寶、象寶、馬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摩尼寶、女寶。如是七寶隨王出現。” 唐 寒山 《詩》之二六一:“我見轉輪王,千子常圍繞。十善化四天,莊嚴多七寶。”《新唐書·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太后又自加號 金輪 圣神皇帝 ,置七寶於廷:曰金輪寶、曰白象寶、曰女寶、曰馬寶、曰珠寶、曰主兵臣寶、曰主藏臣寶,率大朝會則陳之。”
(3).泛指多種寶物。《西京雜記》卷三:“有琴長六尺,安十三絃,二十六徽,皆用七寶飾之,銘曰‘璠璵之樂’。” 唐 李嶠 《床》詩:“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粧。”《宋史·輿服志一》:“ 東都 舊制,輦飾以玉,裙網用七寶,而滴子用真珠。”
(4).用以形容用多種寶物裝飾的器物。《西京雜記》卷二:“ 武帝 為七寶牀。”《隋書·高祖紀下》:“己卯,突厥遣使獻七寶盌。”《隋唐演義》第八二回:“ 玄宗 命設七寶文幾於御座之旁。” 葉玉森 《印度故宮詞》:“箕踞曾瞻七寶冠,笙歌更逐群魔舞。”
(5).比喻卓異杰出的人物。 唐 黃滔 《南海韋尚書》:“伏惟尚書,象外三山,人間七寶,體天地方圓之製,法陰陽昇伏之機。”
(6).指七種特殊的功用。《小五義》第二六回:“皆因他(指‘七寶刀’)有‘四絶’‘三益’之妙:一決勝負,二防賊盜,三誅刺客,四避神邪,謂之四絶;切金、斷玉、吹毛髮,謂之三益……這‘四絶’‘三益’,俗呼謂之‘七寶’。”
(7).稱以各種佐料合成之物。參見“ 七寶茶 ”、“ 七寶五味粥 ”、“ 七寶羹 ”。
成語(Idiom):七寶
發音(Pronunciation):qī b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七寶是指佛教文化中七種寶物的總稱,也泛指珍貴的寶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寶,源自佛教文化,是指佛教中七種寶物的總稱,包括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綠松石和珍珠。在佛教中,七寶象征著財富、吉祥和福報,被視為具有神圣和珍貴的象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寶在日常生活和文化中常用來形容珍貴、寶貴的事物或物品。可以用來形容珠寶、藝術品、文物等具有高價值和美麗的東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寶這個成語最早源于佛教文化中的七寶塔。據傳,佛教中的七寶塔是由七種寶物組成,象征著佛法的光輝和神圣。后來,七寶這個詞逐漸擴展為泛指珍貴的寶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寶是一個名詞性成語,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件藝術品真是七寶中的明珠,價值連城。
2. 這位畫家的作品堪稱藝術七寶,精美絕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佛教中的七寶塔來記憶七寶這個成語。將七寶塔的形象與珍貴的寶物聯系起來,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佛教文化中七寶的知識,以及七寶在藝術、文化等方面的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博物館看到了一件七寶手鏈,非常漂亮。
2. 初中生:這幅畫的色彩斑斕,簡直是藝術七寶。
3. 高中生:這本書是我珍藏已久的七寶,不舍得借給別人。
4. 大學生:這個展覽匯集了各種七寶級的藝術品,非常震撼。
5. 成人:這部電影被譽為華語電影七寶,深受觀眾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