蹌蹌
成語(Idiom):蹌蹌(qiàng qiàng)
發音(Pronunciation):qiàng q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走路蹣跚不穩,搖搖晃晃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蹌蹌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走路不穩定,步履蹣跚的樣子。它通常用來形容年老體弱或受傷的人行走時的狀態。這個詞語的意思是人的步伐不穩定,搖搖晃晃,缺乏平衡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蹌蹌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老年人走路時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受傷或疲勞的人。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的步伐不穩定,舉止搖搖晃晃的情況。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口語和文學作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蹌蹌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故事講述了屈原在楚國被貶之后,他的好友賈生來看望他。屈原因為失去了官位和地位而悲傷,賈生勸慰他說:“君王失位,如蹌蹌之卒。”意思是即使君主失去了地位,也可以像一個步履蹣跚的士兵一樣堅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蹌蹌是一個疊詞,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大了,走起路來有些蹌蹌蹣跚的。
2. 受傷后的他跌跌撞撞地蹌蹌而行。
3. 老人腿腳不便,只能蹌蹌地走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蹌蹌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走路不穩定,搖搖晃晃地樣子,將這個形象與成語的意思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走路、步伐相關的成語,如“步履維艱”、“蹣跚學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腿受傷了,走起路來有些蹌蹌蹣跚的。
2. 初中生:老師年紀大了,走路的樣子有些蹌蹌的。
3. 高中生:經過一天的比賽,運動員們有些蹌蹌地走下場。
4. 大學生:疲勞的大學生跌跌撞撞地蹌蹌而行,好像隨時都會倒下。
5. 成人:老人步履蹣跚,蹌蹌地走在小巷中。
希望以上關于“蹌蹌”成語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