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野
成語(Idiom):綿野
發音(Pronunciation):mián y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山勢連綿起伏,如同綿延的原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綿野是指山勢連綿起伏,如同綿延的原野。用來形容山脈連綿起伏、延綿不絕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綿野常用于描述山脈的景觀,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連綿起伏的事物,如連綿的草原、連綿的建筑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綿野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詩中:“綿野漸平岑,亂離如破綿。”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秋夜山勢連綿起伏的景象的描繪和感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綿野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山脈綿野起伏,景色十分壯觀。
2. 草原上的小路蜿蜒綿野,像一條銀色的綢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綿野”與山脈的景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山脈連綿起伏的樣子,就能夠記住“綿野”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山脈地理知識,了解不同山脈的特點和形態,進一步加深對“綿野”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山脈連綿起伏,像一片綿野。
2. 初中生(13-15歲):我騎著自行車在綿野上穿行,感覺很暢快。
3. 高中生(16-18歲):登上山頂,俯瞰著綿野的美景,心情頓時舒暢了起來。
4. 大學生及以上:這座城市周圍環繞著綿野般連綿起伏的山脈,給人一種寧靜和壯美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