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慵
成語(Idiom):放慵(fàng yōng)
發音(Pronunciation):fàng y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懶散、懶惰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放慵是由“放”和“慵”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放指隨意、散漫,慵指懶散、懶惰。放慵形容人行動懶散、不活潑的樣子,也可形容事物呆滯、無生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放慵常用于形容人懶散的狀態,也可用于形容事物呆滯無生氣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菽橙嗽诠ぷ髦袘猩o為、不積極進取,或形容某物在表現上缺乏生氣、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放慵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十一年》。故事中,宋國公子堪被封為宋國國君后,他對國事懶散不理,整天游樂享樂,不思進取。他的懶散行為被人們形容為“放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放慵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表示人或事物的狀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一副放慵的樣子。
2. 這個項目的進展緩慢,顯得有些放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放慵的“慵”字與“懶”字進行聯系,懶散、懶惰的意思相似,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放慵,還有其他與懶散、懶惰相關的成語,如懶散、懶洋洋、懶散散等??梢赃M一步學習這些成語的用法和意義,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上課總是一副放慵的樣子,不認真聽講。
2. 初中生:暑假期間,我一直放慵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3. 高中生:他的學習態度很放慵,從不主動去探索新知識。
4. 大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放慵后,他意識到自己需要積極起來,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