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飯
基本解釋
(1).謂“尸”受飯九次。古代祭禮,由活人扮“尸”代表被祭者受飯,受飯次數因尊卑而不同。士之禮為九飯?!?a href="/r_ci_20095aec3b2b14b5278b83ae1880e3c4/" target="_blank">儀禮·有司》:“尸又三飯” 漢 鄭玄 注:“士九飯,大夫十一飯,其餘有十三飯、十五飯?!?br>(2). 漢 劉向 《說苑·立節》:“ 子思 居於 衛 ,緼袍無表,三旬而九食。”后以“九飯”喻貧寒。 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
成語(Idiom):九飯
發音(Pronunciation):jiǔ f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吃得非常少,形容生活節儉或吃苦耐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飯是由數字“九”和“飯”組成的成語。九在中國文化中有吉祥、長久的意義,而飯則代表著生活的基本需求。九飯的意思是指吃得非常少,形容生活節儉或吃苦耐勞。這個成語強調了勤儉節約和吃苦耐勞的美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飯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節儉、樸素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用來稱贊一個人勤勞、吃苦耐勞的精神。在現代社會,九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難時期能夠適應艱苦的環境,不怕吃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飯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古代有一個名叫九飯的人,他非常勤儉節約,每天只吃一頓飯,而且每餐只吃九口飯。他不論貧富都堅持這樣的生活方式,以示節儉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后來,人們就用他的名字來形容節儉和吃苦耐勞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飯的成語結構是由數字“九”和“飯”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著九飯的生活,從不浪費一點食物。
2. 她是一個九飯的人,非常勤儉節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九飯這個成語:
1. 將九和飯兩個字形象化,想象一個人只吃九口飯的生活方式。
2. 將九和飯聯想到節儉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形成一個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延伸學習以下內容:
1. 學習其他與節儉、吃苦耐勞相關的成語,如“苦心孤詣”、“精打細算”等。
2. 了解中國古代的節儉文化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探討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九飯一樣節約吃飯,不浪費食物。
2. 初中生:她過著九飯的生活,勤儉節約,不亂花錢。
3. 高中生:他是一個九飯的人,吃苦耐勞,從不抱怨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