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瞽披聾
基本解釋
張開瞽目,打通聾耳。猶言恢復視覺和聽覺能力。 漢 枚乘 《七發》:“當是之時,雖有淹病滯疾,猶將伸傴起躄,發瞽披聾而觀望之也。”
成語(Idiom):發瞽披聾
發音(Pronunciation):fā gū pī l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故意不理會或掩耳盜鈴,裝作不知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瞽披聾是一個由“發瞽”和“披聾”兩個成語組成的詞語。發瞽指的是故意裝作瞎了眼睛,不看或不理會;披聾指的是故意裝作聾了耳朵,不聽或不理解。發瞽披聾的含義是指故意不理會或掩耳盜鈴,裝作不知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明明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卻故意裝作不知道,不理會或不關心??梢杂脕砼u那些明明知道真相卻選擇無視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班超傳》記載了一個故事,班超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他在西域征戰時,遇到了一位聾子。這位聾子不論別人怎么勸阻,都不聽不理會,完全裝作不知道。班超看到后感嘆道:“此人可謂發瞽披聾?!庇谑?,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發瞽披聾是由兩個成語組成的,發瞽和披聾。其中,發瞽是動詞短語,披聾是動賓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卻裝作發瞽披聾。
2. 她故意披聾,不聽別人的忠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發瞽披聾與故意不理會事情的行為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成一個人戴著眼罩和耳塞,裝作看不見聽不見,故意不理會周圍發生的一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裝作不知道相關的成語,比如“掩耳盜鈴”、“裝聾作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考試作弊被老師發現了,但他卻發瞽披聾,裝作不知道。
2. 初中生:我明明告訴他今天有重要的會議,他卻發瞽披聾,完全不理會。
3. 高中生:她明明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卻裝作披聾,不接受任何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