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袍
成語(Idiom):靴袍
發音(Pronunciation):xuē p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勢顯赫、威風凜凜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靴袍是指穿著長靴和袍子的形象,是古代官員的標志。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權勢顯赫,威風凜凜,氣勢非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權勢顯赫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在某種場合中表現得很威風凜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有記載:“(項羽)以殺呂后及呂王居多,而呂王者其所貴也。”項羽在這里形容呂王殺了呂后等人的情況時,用了“呂王靴袍”這個詞語。后來,這個成語就逐漸演變為形容權勢顯赫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靴袍是一個名詞詞組,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那里,靴袍拂地,威風凜凜。
2. 這位大臣一身靴袍,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靴子和袍子的形象與權勢顯赫、威風凜凜的人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權勢相關的成語,如“一言九鼎”、“龍潭虎穴”等,加深對中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穿著靴袍站在講臺上,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
2. 初中生:這位總統一身靴袍,向人們展示了他的權勢。
3. 高中生:他的靴袍拂地,彰顯出他的權威和威風凜凜的氣勢。
4. 大學生:他穿著靴袍,走進會議廳,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