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低首下氣
發音(Pronunciation):dī shǒu xià q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因恐懼、屈服或求饒而卑躬屈膝,態度非常謙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低首下氣是指一個人在面對權勢或困境時,表現出極度的謙卑和屈服的態度。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一個人低下頭和彎曲腰身,以示尊敬或順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權威面前或處于困境中時,以極度謙卑的態度向對方妥協、求饒或示好。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強者時的屈服或在失敗面前的低聲下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諸多關于項羽的故事,其中包括了與劉邦的故事。當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敗給劉邦后,他被俘并被迫向劉邦低頭下跪,以示投降和屈服。這個故事成為了“低首下氣”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作 + 動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老板的時候,他總是低首下氣,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2. 小明在學校里被同學欺負后,低首下氣地忍受了很多委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低首下氣”與一個人低下頭和彎曲腰身的形象聯系起來記憶。此外,也可以嘗試用自己的話重新解釋這個成語,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低首下氣”相關的成語,例如“卑躬屈膝”、“屈膝求和”等,以擴大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當我犯錯時,我會低首下氣地向老師道歉。
2. 初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低首下氣,而是要勇敢面對。
3. 高中生:他在比賽中輸了,但他并沒有低首下氣,而是更加努力地訓練。
4.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我們不能低首下氣,要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