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罷
成語(Idiom):便罷(biàn bà)
發音(Pronunciation):biàn b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事情已經達到某個程度,可以不再繼續或不再計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便罷是一個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便意為不再,罷意為停止。便罷的基本意思是事情已經達到某個程度,可以不再繼續或不再計較。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表示某種情況或行動的結束,表達一種決斷或放棄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便罷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情況中,特別是在一些爭論、爭執或糾紛的時候。當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或無法繼續爭論下去時,可以使用便罷來表示放棄爭論或結束爭執的態度。此外,便罷也可以用于表示某種行為或事情的結束,例如工作、學習或旅行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便罷這個成語的起源,沒有確切的相關故事或傳說。這個成語的意義與使用方式與漢語中的一些其他成語相似,如“罷休”、“不再”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便罷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盡力了,我們便罷吧。
2. 遇到困難時,不要輕易便罷,要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便罷的意思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便”字記憶為“不再”,表示結束或放棄。
2. 將“罷”字記憶為“停止”,表示停止爭論或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便罷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罷了”、“便是”等,可以進一步豐富你的漢語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3-6歲):我不喜歡吃青菜,但是媽媽說吃了對身體好,所以我便罷了。
2. 小學生(7-12歲):我練習了很久的樂器,但是進步很小,我決定便罷了。
3. 中學生(13-18歲):考試前的最后一天,我覺得已經復習得差不多了,就決定便罷,放松一下。
4. 大學生(19-22歲):我和室友發生了一些矛盾,但是為了維持室友關系的和諧,我決定便罷,不再計較。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便罷”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