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熬清受淡(áo qīng shòu dàn)
發(fā)音(Pronunciation):áo qīng shòu d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忍受艱苦和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熬,忍耐;清,清淡;受,承受;淡,苦澀。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能夠忍受艱苦、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能夠在困難或艱苦的環(huán)境中堅持下來,不怕吃苦,勇往直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熬清受淡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后漢書·劉陶傳》,原文是:“熬清受淡,而后乃能成大志。”意思是說只有能夠忍受苦澀和清淡的人,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偉大志向。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熬清受淡的人,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
2. 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只有熬清受淡的人才能夠堅持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進行拆分記憶,熬清受淡,熬指忍耐,清指清淡,受指承受,淡指苦澀。通過拆分記憶每個字的含義,有助于記憶整個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中對于吃苦耐勞精神的重視,以及其他與此相關(guān)的成語和俗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要像爺爺一樣熬清受淡,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名科學家。”
2. 初中生(13-15歲):“只有熬清受淡,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取得成功。”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要熬清受淡,努力奮斗,爭取取得好成績。”
4. 大學生(19歲及以上):“在求職過程中,我們要熬清受淡,不怕吃苦,才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