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婣
成語(Idiom):昏婣
發(fā)音(Pronunciation):hūn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夫妻之間互相迷戀、沉迷于感情之中而忘乎所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昏婣是由“昏”和“婣”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昏指迷糊、昏暗,婣指妻子。昏婣的含義是指夫妻之間相互陷入感情,對外界事物視而不見,忘記了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昏婣常用于形容夫妻之間過度沉迷于感情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工作、家庭責任等。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人過度依賴對方,無法獨立思考和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十六年》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魯國的哀公與妻子襄姑之間的故事。哀公沉迷于襄姑的美貌,對政務不問,導致國家衰敗。因此,昏婣這個成語就源于這個故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昏婣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夫妻倆昏婣得連最基本的家務都不愿意做。
2. 他對工作完全昏婣,整天只顧著跟同事調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昏暗的燈光和兩個人相互陷入感情的樣子,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春秋時期的歷史背景,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癡迷”、“沉溺”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爸爸媽媽整天昏婣,都不陪我玩了。
初中生:他們兩個人昏婣得連考試都忘記準備了。
高中生:他們夫妻倆昏婣,導致家庭經濟出現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