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養
基本解釋
(1).存心養性。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真圣學之綱領,存養之要法。” 宋 陸游 《存養堂為汪叔潛作》詩:“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養。”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三三章五》:“如其未嘗一日用力於存養,則凡今之人,醉夢於利欲之中,直無所欺而反得慊,無所惡而反遂其志矣。”
(2).撫恤;撫養。《六韜·盈虛》:“存養天下鰥寡孤獨,賑贍禍亡之家。”《新唐書·馬周傳》:“四五年來,百姓頗嗟怨,以為陛下不存養之。”《明史·太祖紀二》:“詔軍士陣歿,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為存養。”
成語(Idiom):存養
發音(Pronunciation):cún y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存儲和養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存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存”意為保存、儲存,而“養”則表示養護、保養。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把東西保存下來并進行養護,以確保其質量和使用壽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存養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對物品、資料或信息進行妥善保存和維護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例如指導人們如何保存食物、文件、藝術品等。此外,存養也可以用于比喻對人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進行保養和調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存養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據說是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故事中,襄公擔心自己的兒子在外游玩時會受到傷害,于是命令宮廷的人將兒子的玩具收起來,進行養護,以確保兒子下次再玩時仍然能夠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存養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存”為動詞,表示保存、儲存;而“養”為動詞,表示養護、保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媽媽教育孩子要好好存養自己的玩具,這樣才能更好地玩耍。
2. 公司需要對電腦進行定期的存養,以確保其性能和使用壽命。
3. 老師告訴學生們要存養好自己的書籍,以便能夠長時間使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存養這個成語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將他的寶貴物品放入一個保險箱中,然后細心地進行養護,以確保它們的品質和價值不受損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存養這個成語感興趣,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保存和養護相關的成語,如“收藏珍品”、“修身養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存養我的玩具,這樣它們就能陪我很久很久了。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存養好自己的書籍,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
3. 高中生:在備考期間,我要存養好自己的身體,以保持良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