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咎
徵咎(zhēng jiù)
發音:zhēng jiù
基本含義:指追究過失、責備、懲罰。
詳細解釋:徵咎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徵指“追究”,咎指“過失”。這個成語的基本意思是追究過失、責備、懲罰。它常常用來形容對犯錯者進行批評、指責和追責。
使用場景:徵咎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犯錯的人受到責備或懲罰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領導對下屬的批評、老師對學生的訓斥,或者家長對孩子的責備等情境。
故事起源:徵咎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相傳在楚漢戰爭中,楚將項羽的母親病重,項羽卻因為戰事緊張而未能回家探望。母親在臨終之前對家人說:“我死后,你們一定要徵咎項羽,他不孝順!”項羽的兄長遵照母親的遺言,一直追究項羽的過失,直到項羽最終自殺。
成語結構:徵咎是一個由“徵”和“咎”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徵”是動詞,表示追究、追責的意思;“咎”是名詞,表示過失、責任的意思。
例句:
1. 領導對他的工作失誤進行了徵咎。
2. 老師徵咎了學生的懶惰和不負責任的態度。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徵咎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追究責任的樣子,表情沮喪、低頭承擔責任的樣子,這樣就能夠記住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了解更多與責備、懲罰相關的成語,如“自作自受”、“一敗涂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老師徵咎了我上課不認真聽講。
初中生:父母徵咎我玩手機時間過長。
高中生:學校徵咎了學生在考試中作弊的行為。
大學生:公司徵咎了員工因工作失誤導致的損失。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