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腳政
成語(Idiom):鐺腳政(dāng jiǎo zhèng)
發音(Pronunciation):dāng jiǎo zh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負責任、不負義務的政府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鐺腳政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政府官員不負責任、不盡職守的行為。這個成語的意思來源于古代官員的行為習慣。古代官員在行走時,會戴著鐺腳,以示威嚴。然而,有些官員雖然戴著鐺腳,卻不盡職守,不負責任,只顧自己的私利,而忽視了人民的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那些不負責任、不盡職守的政府官員。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政府官員不履行職責、不負責任的情況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對其不滿和批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鐺腳政的故事來源不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鐺腳政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鐺”、“腳”和“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只顧自己的私利,完全是個鐺腳政。
2. 這個政府官員的不作為讓人民失望,他簡直就是個鐺腳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政府官員戴著鐺腳,卻不負責任,不盡職守的形象,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員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以及現代政府官員的職責和義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說,那個政府官員是個鐺腳政,因為他不關心我們的環境問題。
2. 初中生:老師告訴我們,鐺腳政是指那些不負責任的政府官員,他們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人民的利益。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市長只顧著發展經濟,卻忽視了環境保護問題,真是個鐺腳政。
4. 大學生:我們應該對鐺腳政說不,要求政府官員更加負責任,更加關心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