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祏
基本解釋
古代宗廟中所藏的神主。神主為木制,平時藏于石函中,故稱“主祏”。《左傳·昭公十八年》:“﹝ 子產 ﹞使祝史徙主祏於 周 廟,告於先君。” 杜預 注:“祏,廟主石函。” 孔穎達 疏:“每廟木主皆以石函盛之,當祭則出之,事畢則納於函,藏於廟之北壁之內,所以辟火災也。”《三國志·魏志·韓暨傳》:“時新都 洛陽 ,制度未備,而宗廟主祏皆在 鄴 都。 暨 奏請迎 鄴 四廟神主,建立 洛陽 廟,四時蒸嘗,親奉粢盛。”《歧路燈》第一○八回:“到了家中,拜主祏,與祖母、父親、母親、生母各磕了頭。”
成語(Idiom):主祏
發音(Pronunciation):zhǔ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主管、主導、主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主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主”意為主要的、主導的意思,“祏”意為扶持、助力的意思。合在一起,成語的含義是指主管、主導、主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主祏常常用于形容某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某個事務中起到主導作用,承擔主要責任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團隊中擔任領導角色,或者在某個項目中起到決策和指導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主祏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洪范》。在古代,主祏是指君主的權力和職責,也是君主執掌政權的象征。后來,這個成語逐漸引申為任何人在某個領域中的主導地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祏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動詞“主”和動詞“祏”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中擔任主祏的角色,決策和指導工作都由他負責。
2. 這個項目的主祏是他,他有能力帶領團隊完成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主祏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主”字和“祏”字進行分離記憶,理解其含義后再結合起來。
2. 將其與實際生活中的場景聯系起來,例如想象一個人站在舞臺上扮演主角,擔任主導地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主祏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主掌大權”、“主宰一切”等。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級的主祏,她負責安排我們的學習和活動。
2. 初中生:班長在班級中擔任主祏的角色,負責組織同學們的活動和管理班級紀律。
3. 高中生:學校領導是學校的主祏,他們決策學校的發展方向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