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sān lǎo wǔ gēng ㄙㄢ ㄌㄠˇ ㄨˇ ㄍㄥ三老五更
古代設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禮養之。《禮記·文王世子》:“適東序,釋奠於先老,遂設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鄭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養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禮記·樂記》:“食三老五更於大學。” 鄭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穎達 疏:“三德謂正直、剛、柔。五事謂貌、言、視、聽、思也。”《漢書·禮樂志》:“養三老五更於辟廱。” 顏師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漢書·明帝紀》:“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祿養終厥身。” 李賢 注引《漢官儀》:“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其以 祥 ( 王祥 )為三老, 小同 ( 鄭小同 )為五更。”《北史·魏紀三》:“以 尉元 為三老, 游明根 為五更。又養國老、庶老、將行大射之禮。”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三老五更
成語(Idiom):三老五更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lǎo wǔ g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為了追求某種目標而不辭辛勞,甚至徹夜不眠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老指的是年老體弱的人,五更指的是夜里五點,表示深夜。三老五更形容人們為了追求某種目標而不顧勞累、徹夜不眠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們為了工作、學習、事業等目標而付出辛勤努力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項羽圍困劉邦于垓下的故事。劉邦在垓下困守時,為了追求勝利,他日夜不停地思考和策劃對策,不眠不休。后來,劉邦的助手陳平為了保護劉邦的安全,不顧個人安危,在劉邦的住處守夜。為了不讓劉邦被敵人發現,他甚至連續守夜五個更次。這個故事中的劉邦和陳平都是為了追求勝利而不辭辛勞,徹夜不眠,形成了“三老五更”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三個字組成,其中“三老”和“五更”都是對人們的描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完成這個項目,三老五更地工作。
2. 她為了準備考試,三老五更地復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老”和“五更”與形容老年人的“老”字和夜晚五點鐘的“五”字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寢食不安”、“夜以繼日”等,來豐富對于追求目標而不辭勞累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為了準備明天的考試,三老五更地背單詞。
2. 初中生:他為了參加籃球比賽,三老五更地訓練。
3. 高中生:她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三老五更地備戰高考。
4. 大學生:我為了完成畢業論文,三老五更地熬夜寫作。
5. 成年人:他為了開展新項目,三老五更地忙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