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狼顧鴟跱
發音(Pronunciation):láng gù chī z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思不定,猶豫不決,舉棋不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狼顧鴟跱是指狼回頭看,鴟鳥四顧,形容人思慮猶豫,不知如何抉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一個人在面臨抉擇時猶豫不決,心思不定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一種猶豫不決的心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哀公二十年》:“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陳子曰:‘鴟鳥之子,鳥焉能至?鴟鳥且奚足以知父母之慈哉?’孔子曰:‘禮而不見,親而不親。’”其中“鴟鳥之子,鳥焉能至?”就是指鴟鳥四顧,不知道它的父母在哪里。后來演變為成語“狼顧鴟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動詞組成,狼顧和鴟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面前狼顧鴟跱,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2. 面對兩個選擇,她猶豫不決,狼顧鴟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狼顧和鴟跱的形象進行聯想,想象一個狼回頭看,周圍鴟鳥四顧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狼和鴟鳥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以及其他與猶豫不決相關的成語和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考試時狼顧鴟跱,不知道選擇哪個答案。
2. 初中生:面對選擇報考哪所高中的問題,她狼顧鴟跱,難以做出決定。
3. 高中生:在大學專業選擇上,他狼顧鴟跱,不確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方向。
4. 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時,他狼顧鴟跱,不知道選擇哪個行業和公司。
5. 成年人:在做重要決策時,她常常狼顧鴟跱,需要時間權衡各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