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階
基本解釋
(1).古星名。即三臺。上臺、中臺、下臺各二星,相比而斜上,如階級然,故名。《文選·揚雄<長楊賦>》:“是以玉衡正而太階平也。” 李善 注:“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上星為天子,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元士,下星為庶人。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歲大登,民人息,天下平,是謂太平。” 漢 王粲 《荊州文學記官志》:“官不失守,民聽無悖,然后太階平焉。” 唐 張說 《唐封泰山樂章·豫和》之四:“寰宇謐,太階平。”
(2).指三公之位。 北齊 王儉 《褚淵碑文》:“公之登太階而尹天下,君子以為美談。”
(3).宮殿、廟堂的臺階。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於是乎乃歷夫太階以造其堂。”
成語(Idiom):太階(tài jiē)
發音(Pronunciation):tài j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階太高,無法攀升或者無法達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太階是由“太”和“階”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太,意為極其、非常;階,意為官階、級別。太階的意思是指官階太高,無法攀升或者無法達到。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地位或者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無法再進一步提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太階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的地位或能力已經非常高,無法再有進一步的發展。可以用來形容一些極其出色的人才,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些極其高級的職位或級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太階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確切的故事,但是它和另外一個成語“太上皇”有一定的關聯。在古代,太上皇是指已經退位的皇帝,他的地位高于太子、皇帝和皇后。由于太上皇的地位已經達到了極高的水平,無法再有進一步的晉升,因此就形成了“太階”的概念。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太階由兩個字組成,可以作為主語、賓語或定語使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是公司的總裁了,再想往上爬就是太階了。
2. 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已經達到了太階的水平。
3. 這個職位的要求太高了,我覺得自己無法達到太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太階”與“太上皇”聯系起來記憶。太上皇是指地位已經達到了極高水平的皇帝,而太階則是指地位已經達到了極高水平的人。可以想象太上皇站在一個極高的階梯上,無法再往上爬,從而記憶住太階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成語和其故事起源,可以幫助豐富詞匯和理解中國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已經是班里的班長了,再往上當學生會主席就是太階了。
2. 初中生:他的學習成績已經非常好了,再想進入省隊就是太階了。
3. 高中生:他已經是學校的體育委員了,再想當學生會主席就是太階了。
4. 大學生:他的研究成果已經非常出色了,再想發表在國際期刊上就是太階了。
5. 成年人:他已經是公司的總經理了,再想升職成為公司的董事長就是太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