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植
成語(Idiom):薄植
發音(Pronunciation):bó z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種植的作物很少,形容種植面積不大或種植的作物數量不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薄植是由“薄”和“植”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薄指的是少量、不多,植指的是種植。薄植的意思是種植的作物很少,種植面積不大或種植的作物數量不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薄植一詞常用于農業領域,形容種植的作物數量不多或種植面積較小。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領域中數量稀少、規模較小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薄植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中,原文是“薄植人民”。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時期,當時齊國襄公想要擴大國力,于是派人到周圍各國學習種植技術。有一天,襄公看到齊國的農田很少,于是對臣子說:“我們的農田太少了,我們應該薄植人民。”意思是說種植的作物很少,應該加大農田的面積,增加種植的作物數量。后來,人們就用“薄植”來形容種植面積不大或種植的作物數量不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形容詞“薄”和動詞“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田地薄植的作物很少,收成不會太好。
2. 由于資金有限,我們只能薄植一部分農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薄植”與“少量種植”聯系起來,想象一個農田上只有幾棵植物,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學習其他與農業相關的成語,比如“豐收”、“播種”等,來擴展你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院子里薄植了幾棵花,每天都要澆水。
2. 初中生:農民爺爺薄植了一片蔬菜地,但收成還是很好。
3. 高中生:由于土地有限,農場只能薄植一部分農田,希望能增加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