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摳
基本解釋
猶瓦注。《列子·黃帝》:“以瓦摳者巧。” 張湛 注:“互有所投者摳。” 楊伯峻 集釋:“ 沉赤然 曰:‘《莊子·達生篇》襲用此語,而改摳為注。按投曰摳,射而賭物曰注。’ 伯峻 案:吾師 吳檢齋 先生云:‘《莊子》作注,《呂氏》作殶,《淮南》作鉒,聲大同,蓋博戲勝算之名。’”參見“ 瓦注 ”。
成語(Idiom):瓦摳
發音(Pronunciation):wǎ k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小氣、吝嗇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瓦摳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小氣、吝嗇,舍不得花錢或者舍不得給別人東西。這個成語的意思源于民間傳說中一個小氣的人,他非常吝嗇,連家里的瓦片都舍不得換,總是摳著錢不肯花出去。因此,瓦摳成為了形容吝嗇的人的代名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瓦摳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非常吝嗇的性格。你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人在各種場合都舍不得花錢,或者舍不得給別人東西。例如,你可以說:“他真是個瓦摳,從來不肯請客吃飯。”或者:“她非常瓦摳,連自己的親戚生日都不肯送禮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瓦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民間傳說。據說,很久以前,有一個非常小氣、吝嗇的人,他連家里的瓦片都舍不得換。他認為瓦片還能用,就一直摳著錢不肯花出去。這個人的小氣行為引起了人們的嘲笑和譏諷,后來就有了“瓦摳”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瓦摳由兩個字組成,瓦和摳。瓦是指屋頂上的瓦片,摳是指舍不得花錢。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容易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真是個瓦摳,從來不肯請客吃飯。
2. 她非常瓦摳,連自己的親戚生日都不肯送禮物。
3. 這家餐館的老板非常瓦摳,連一碗水都要收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瓦摳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摳著一塊瓦片,舍不得換新的,這個人就是非常吝嗇的瓦摳。這樣的聯想會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吝嗇、小氣相關的成語,如守財奴、吝嗇鬼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瓦摳這個成語的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瓦摳,從來不肯買糖果給我們吃。
2. 初中生:我不喜歡和他一起玩,因為他太瓦摳了,從來不肯請客吃飯。
3. 高中生:她真是個瓦摳,連自己的生日都不肯請我們吃飯。
4. 大學生:這個人非常瓦摳,連自己的親戚結婚都不肯送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