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米
基本解釋
(1).旱稻。 唐 李德裕 《謫嶺南道中作》詩:“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報潮鷄。” 宋 范成大 《離堆行》:“ 成都 火米不論錢,絲管相隨看蠶市。”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一·粳》:“西南夷亦有燒山地為畬田種旱稻者,謂之火米。”
(2).先蒸后炒的稻谷。 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四:“ 蜀 稻先蒸而后炒,謂之火米。可以久積,以地潤故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四·陳廩米》:“火米有三:有火蒸治成者,有火燒治成者,又有畬田火米,與此不同。”
成語(Idiom):火米(huǒ mǐ)
發(fā)音(Pronunciation):huǒ m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火米指的是米粒被火烤過后的樣子,比喻經(jīng)過烤炙后的干癟、焦黃的樣子。也用來形容人的精神狀況或面容憔悴、疲憊的樣子。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火米一詞最早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火米則焦黃,水米則鮮白。”形容米粒經(jīng)過火烤后變得干癟、焦黃。后來,火米也被用來形容人的精神狀況或面容憔悴、疲憊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火米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人的面容或精神狀態(tài),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因為過度勞累、疲憊不堪而顯得面容憔悴、疲憊不堪的樣子。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事物因為長時間的使用或磨損而變得干癟、無生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火米一詞最早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并沒有具體的故事起源。它的意義主要來源于對米粒被烤過后的形象的描繪。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火米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火”和“米”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最近工作太忙了,看起來像個火米一樣憔悴。
2. 經(jīng)過長時間的使用,這個筆記本電腦變得像個火米,沒有一點生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火烤后的米粒的樣子,來記憶火米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人因為過度勞累而顯得面容憔悴、疲憊不堪的樣子,就像米粒被火烤過后變得干癟、焦黃一樣。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與面容或精神狀態(tài)相關(guān)的成語,如“面如土色”、“一臉懵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xué)生:我媽媽昨天晚上加班到很晚,回家的時候像個火米一樣累。
初中生:考試前通宵復(fù)習(xí),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同學(xué)們都看起來像個火米。
高中生:為了準(zhǔn)備高考,他每天都學(xué)習(xí)到深夜,看起來像個火米一樣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