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按捺不住
發音(Pronunciation):àn nà bù z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或沖動,難以壓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無法抑制內心的情感或沖動,表達出對某種欲望、情感或行為的無法自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無法抑制的喜悅、憤怒、興奮、悲傷等情緒,也可用來形容無法控制的行為或欲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按捺不住”的出處可以追溯到明代文學家楊慎所著《齊東野語》。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看到美食時無法抑制住自己的食欲,形象地描述了無法控制欲望的情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按捺不住是一個動賓搭配的成語,由動詞“按捺”和副詞“不住”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好消息后按捺不住地笑了出來。
2. 她怒氣沖沖,按捺不住地發泄出來。
3. 孩子們在圣誕節前夕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按捺不住”與無法控制的情感或沖動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無法按捺住內心的喜悅或憤怒的場景,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忍俊不禁”、“忍無可忍”等,幫助拓展對情緒和行為的描述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糖果,他按捺不住地伸手去拿。
2. 初中生:聽到好消息時,她按捺不住地跳了起來。
3. 高中生:考試得了滿分,他按捺不住地大聲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