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腸
基本解釋
◎ 心腸 xīncháng
[heart;mood;state of mind] 心地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用心; 存心) heart; intention
詳細解釋
(1).心情;心緒。 戰(zhàn)國 楚 宋玉 《神女賦》序:“性和適,宜侍旁,順序卑,調(diào)心腸。” 宋 王安石 《少年見青春》詩:“心腸非故時,更覺日月駛。”《紅樓夢》第二九回:“﹝ 寶玉 ﹞心中正自后悔,無精打彩,那里還有心腸去看戲?” 巴金 《家》二一:“‘你們還有心腸打牌?’ 覺慧 這樣想。”
(2).指感情。 唐 孟郊 《古結(jié)愛》詩:“始知結(jié)衣裳,不如結(jié)心腸。” 宋 陸游 《次季長韻回寄》:“舊好自均親骨肉,新知何怪薄心腸。”《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兒女心腸。” 柯巖 《紅領(lǐng)巾的歌·三匹“馬”的冰車》:“ 楊楊 一個勁地搖頭,什么也打不動他的心腸。”
(3).猶心地。指思想意識。《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這個就是説書的一片道學(xué)心腸。”《紅樓夢》第一一一回:“也有説他兩個心腸兒好的。”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十九章:“多么好心腸的人啊!”
(4).猶心頭,心中。 唐 張籍 《學(xué)仙》詩:“勤勞不能成,疑慮積心腸。”《武王伐紂平話》卷下:“ 太公 聞言大驚:‘怎有如此之事,二人先知我心腸之機?’”
(5).猶胸懷,肚量。《朱子語類》卷七四:“須是大著心腸看始得。”
(6).猶心腹,知心。《二刻拍案驚奇》卷四:“ 史 魏 二人先下此工夫,以結(jié)其心,卻是未敢説甚么正經(jīng)心腸話。”
(7).想法;意思。《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今見二位先生,既無狎玩我的意思,又無疑猜我的心腸。”
(8).猶心事。指心中所思慮的事。 蕭紅 《生死場》二:“你把筐子丟啦!我看你好像一點心腸也沒有,打柴的人幸好是 朱大爺 ,若是別人拾去還能找出來嗎?” 梁斌 《播火記》三八:“一面飲著酒,吃著菜,互相傾吐心腸。”
成語(Idiom):心腸
發(fā)音(Pronunciation):xīn ch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為人處世的品質(zhì)和心地善良與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心腸是指人的內(nèi)心深處,代表一個人的品性、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和善良與否。心腸好的人通常善良、寬厚、慷慨大方,對他人有同情心和善意;而心腸壞的人則自私、狹隘、善妒,對他人缺乏同情心和善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心腸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性和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表達對某人的贊美或批評,或者用來描述某個事件中人們的善良和惡劣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心腸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孟子》一書。孟子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偉大哲學(xué)家,他在書中講述了人性的善良和惡劣之間的區(qū)別。心腸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概念衍生而來的。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心腸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腸好,總是樂于助人。
2. 她心腸壞,經(jīng)常損害他人的利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心腸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心臟和腸子,好的心腸就像是一個健康的心臟和腸子,而壞的心腸則像是一個有病的心臟和腸子。通過這樣的圖像聯(lián)想,可以更容易地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除了心腸這個成語,還有許多與人的品性和為人處世相關(guān)的成語,例如“心地善良”、“惡劣心腸”等。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這些成語,豐富自己的詞匯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心腸好,經(jīng)常幫助同學(xué)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她心腸壞,經(jīng)常欺負弱小的同學(xué)。
3. 高中生:他心腸善良,經(jīng)常參加慈善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4. 大學(xué)生:她心腸冷漠,對別人的困難總是漠不關(guān)心。
5. 成年人:他的心腸善良,總是能夠理解他人的困境并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