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綏
基本解釋
安撫。 宋 范鎮 《送程端明再鎮成都》詩:“朝廷慎東注,方面要安綏。”
成語(Idiom):安綏(ān suí)
發音(Pronunciation):ān s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安定和平、安寧祥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綏表示國家或地區的安定和平穩,人民生活安寧祥和。它強調了一個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幸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國家、社會或家庭的和平安定,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心靈得到了寧靜和安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昭公十二年》。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被楚國追殺,逃到了齊國。當時,齊國的國君齊桓公為了保護重耳,派人去晉國說服晉國的國君,使得重耳可以在齊國安全地生活。后來,重耳在齊國得到了安定和平的生活,所以人們用“安綏”來形容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安”和“綏”兩個字組成,其中,“安”表示安定、穩定,“綏”表示安寧、平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國家的安綏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
2. 在這個家庭里,兄弟姐妹之間和睦相處,家庭氛圍非常安綏。
3. 這個地區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安綏的狀態,人民過上了幸福安寧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安綏”拆分成“安”和“綏”來記憶。其中,“安”可以聯想到安定、穩定,“綏”可以聯想到安寧、平和。這樣,就能夠記住“安綏”表示安定和平穩、安寧祥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安綏相關的成語,如“安居樂業”、“安然無恙”等,加深對安定和平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同學們和睦相處,班級非常安綏。
2. 初中生:我希望國家能夠實現安綏,人民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
3. 高中生:只有通過合作與發展,我們才能實現國家的安綏。
4. 大學生:在這個社會上,我們應該為實現社會的安綏做出努力。
5. 成年人: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安寧祥和的生活,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為社會的安綏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