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格
成語(Idiom):感格(gǎn gé)
發音(Pronunciation):gǎn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感受到某種情感或思想的沖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感格是由“感”和“格”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感”表示感受、感觸,指人們對于外界事物的感受和體驗;“格”表示沖擊、震動,指這種感受給人帶來的強烈沖擊和震動。因此,感格形容人對于某種情感或思想的沖擊非常強烈,使人深深地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和影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感格常用于描述某種情感或思想對人們產生強烈沖擊的情況。例如,在音樂、文學、電影等藝術作品中,人們可能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達,這種感受就可以被形容為感格;又如,在故事中,人們可能會被某個角色的行為所感動,這種感動也可以稱之為感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感格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篇·封禪讓王》一文中。文章講述了一個故事,說楚國有一位名叫封神的人,他的言行舉止都非常令人感動,有一種強烈的感受力。因此,人們就用“感格”來形容他的情感和思想所帶來的沖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感格是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的,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非常感格,讓聽眾深受啟發。
2.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悟,充滿了感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感”和“格”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聯想到感受和沖擊的含義。也可以嘗試用一個形象的場景來記憶,比如想象自己站在一座山頂上,感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沖擊力,這種沖擊力就是感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情感和思想相關的成語,如感人肺腑、感同身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那只受傷的小貓,我感格很深,決定帶它回家照顧。
2. 初中生:聽到老師講述那位英雄的事跡,我感格很大,決定要向他學習。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情節非常感格,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