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滯
成語(Idiom):抵滯
發(fā)音(Pronunciation):dǐ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阻礙、拖延、停滯不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抵滯是由動詞“抵”和形容詞“滯”組成的成語。動詞“抵”表示抵達、抵擋、抵抗的意思,形容詞“滯”表示停滯、不流通的意思。抵滯的基本含義是指阻礙、拖延、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抵滯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工作、事務、計劃等因各種原因而停滯不前、無法順利進行的情況。可以用來描述個人或組織在完成任務時遇到的困難、阻礙、瓶頸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抵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周易·乾卦》中,乾卦中有一句“元亨利貞,其匪正有抵滯,無咎。”意思是說,如果能堅持正道,就能夠順利通達,但如果遇到阻礙和困難,只要堅守正道,就不會有什么危險和過失。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資金問題,項目進展一直抵滯不前。
2. 這個計劃因為各種困難而抵滯了好幾個月。
3. 他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因為種種原因抵滯了好幾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兩個字分別記憶,動詞“抵”可以聯(lián)想為抵達、抵擋,形容詞“滯”可以聯(lián)想為停滯、不流通。通過將這兩個意思結(jié)合起來,就可以記住抵滯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抵滯相關的成語,例如“抵死”、“滯銷”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由于下雨,我們的郊游計劃抵滯了。
2. 初中生(14歲):因為交通擁堵,我抵滯了很久才到達學校。
3. 高中生(17歲):考試前夜,我的復習計劃因為電腦出故障而抵滯了。
4. 大學生(20歲):由于資金問題,我們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抵滯了好幾個月。
5. 成年人(30歲):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讓我的事務抵滯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