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目
成語(Idiom):卑目(bēi mù)
發音(Pronunciation):bēi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目光低下,態度謙卑恭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卑目是由“卑”和“目”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卑”意為低下、謙卑,“目”意為眼睛。卑目形容一個人的目光低下,態度謙卑恭順,不敢抬頭看人,多用來形容對長輩或上級非常恭敬順從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卑目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對長輩或上級的態度,表示極度的恭敬和順從。可以用來形容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員工對老板的敬仰,或者晚輩對長輩的恭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卑目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魯國大夫子貢對周公的恭敬和順從。當子貢拜見周公時,他低下頭,不敢正視周公,以示他對周公的尊敬和順從。后來,人們用“卑目”來形容子貢的態度,表示對上級或長輩的極度恭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長輩總是卑目恭敬,從不敢有絲毫怠慢。
2. 學生們在老師面前都保持著卑目的態度,舉止莊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低下頭,不敢抬頭看人的情景,以幫助記憶卑目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敬仰、尊敬相關的成語,如“敬重”、“尊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老師總是卑目恭敬地回答問題。
2. 初中生:同學們在校長面前都保持著卑目的態度,舉止莊重。
3. 高中生:學生會成員對老師的工作非常敬佩,對老師總是卑目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