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果
成語(Idiom):翅果(chì guǒ)
發音(Pronunciation):chì g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鳥類的翅膀和果實,在修辭上用以比喻人的才能或成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翅果成語源自于《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句話:“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句話比喻了鳥在臨死前發出的哀鳴和人在臨死前說出的善言,暗示了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才能展現出真正的才能和成就。因此,“翅果”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人的才能或成就在臨危之際才得以展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面臨困境或危機時展現出的非凡才能或成就。也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潛力在關鍵時刻得到充分發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翅果”源自于莊子的哲學思想,通過比喻鳥類的翅膀和果實來形容人的才能或成就。莊子認為人的真正才能和成就只有在面臨死亡的時刻才能展現出來,這種觀點在后來的文化中逐漸形成了成語“翅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語為“翅果”,沒有其他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看起來很平庸,但是在危機時刻展現出了真正的翅果。
2. 這位科學家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創造了一項偉大的發明,真可謂翅果一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翅果”與鳥的翅膀和果實聯系起來,形象地理解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鳥在臨死之前展開翅膀,或者想象果實在成熟之前慢慢展開,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哲學思想,了解他對人性、自由、生死等問題的獨特見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小鳥在臨死之前展示出了美麗的翅果。
2. 初中生(13-15歲):這位少年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翅果。
3. 高中生(16-18歲):這位學生在高考前夕展現出了真正的翅果。
4. 大學生(19-22歲):他在創業的道路上展現出了非凡的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