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ā mēng zhèn kuì ㄈㄚ ㄇㄥ ㄓㄣˋ ㄎㄨㄟˋ發蒙振聵(發矇振聵)
使盲人也能看見,聾人也能聽見。比喻言論文章有使人清醒感奮的作用。《儒林外史》第四四回:“ 余大先生 道:‘先生,你這一番議論,真可謂之發矇振聵。’”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發蒙振聵
成語(Idiom):發蒙振聵
發音(Pronunciation):fā méng zhèn k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大得能使人聾或使人恍惚不知所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蒙,指耳朵聽不清楚;振聵,指聲音大得能使人聾。這個成語形容聲音大得能使人聾或使人恍惚不知所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聲音巨大、震耳欲聾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人聽到某種信息后,感到震驚或困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明代作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有一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一家酒店聽到了一位客人的故事,故事內容如此吸引人,以至于他聽得入迷,忘記了自己的事情。這個故事中的情節和成語“發蒙振聵”有所相似,因此這個成語也就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音樂會的聲音太大了,簡直是發蒙振聵。
2. 那個新聞讓我聽后發蒙振聵,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發蒙振聵”聯想成一個人的耳朵被巨大的聲音震聾,導致他不知所措的樣子,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聽覺相關的成語,如“聰明過人”、“耳濡目染”等,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音樂會上的音樂太吵了,我聽得發蒙振聵。
2. 初中生:老師講的數學題太難了,我聽得發蒙振聵,完全不知道怎么做。
3. 高中生:考試成績出來后,我聽到自己的分數時,感到發蒙振聵,完全沒想到會這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