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磬
成語(Idiom):圓磬(yuán qìng)
發音(Pronunciation):yuán q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心地善良純正,無私無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圓磬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圓指完整、完美,磬指古代的一種樂器,寓意善良純正的心地。圓磬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心地善良,沒有私心雜念,無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心地純正,為人無私無邪。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善良和純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圓磬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僖公十九年》。故事中,晉國的國君趙簡子因為害怕被殺,躲進了一個圓磬里。后來,他的心地善良,被人稱為“圓磬趙簡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簡潔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心地善良純正,真可謂是一個圓磬之人。
2. 她樂于助人,心地善良,是一個真正的圓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圓形的磬來記憶這個成語,圓形代表完整、完美,磬代表古代樂器,寓意善良純正的心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德、心地相關的成語,如“心如止水”、“德高望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一個圓磬,總是樂于幫助別人。
2.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像圓磬一樣,心地善良,不做壞事。
3. 初中生:他的品德真好,是一個真正的圓磬。
4. 高中生:在現實社會中,能夠保持圓磬的人越來越少了。
5. 大學生:大家都應該爭做圓磬,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