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fù mǔ guān ㄈㄨˋ ㄇㄨˇ ㄍㄨㄢ父母官
◎ 父母官 fùmǔguān
[local magistrate] 舊時對州縣官的稱呼。也有直稱“父母”的
彼豪民恃其資,誣去賢使君,袁人失父母。—— 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詞語解釋
fù mǔ guān ㄈㄨˋ ㄇㄨˇ ㄍㄨㄢ父母官
舊時稱州縣地方官。 宋 王禹偁 《贈浚儀朱學士》詩:“西垣久望神仙侶,北部休夸父母官。”《水滸傳》第十四回:“本待便解去縣里見官,一者忒早些,二者也要教保正知道,恐日后父母官問時,保正也好答應。” 老舍 《神拳》第三幕:“待會兒知縣要是來了,給他個面子!無論怎么說,他總是父母官!”亦省作“ 父母 ”。 宋 王禹偁 《謫居感事》詩:“萬家呼父母,百里撫惸嫠。” 明 李贄 《豫約·感慨平生》:“棄官回家,即屬本府本縣公祖、父母管矣。”《儒林外史》第三回:“眾人各各歡喜,一齊回到 汶上縣 ,拜縣父母、學師。”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七·曾祖父母》:“今鄉官,稱州縣官曰父母,撫按司道府曰公祖,沿 明 世之舊也。”
成語(Idiom):父母官
發音(Pronunciation):fù mǔ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尤指地方官員。也可以泛指為人民服務的公務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父母官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官員,尤其是地方官員。在古代中國,官員被視為國家的父母,他們的責任是保護人民的福利和利益。因此,父母官這個成語也可以泛指為人民服務的公務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父母官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地方官員,表示他們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和保護人民的利益。也可以用于形容公務員或任何為人民服務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父母官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員制度。在古代,官員被賦予了父母般的責任,他們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保護和照顧人民的利益。這個成語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對官員的期望和要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父母官這個成語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父母”和“官”。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的父母官非常關心人民的生活,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
2. 她的父親是一位父母官,他一直為人民的福利而努力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父母”和“官”這兩個詞相關聯來記憶這個成語。將官員想象成為人民的父母,關心和保護人民的利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官員制度和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了解官員的責任和義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爸爸是一位父母官,他每天都為學校的孩子們辦很多有趣的活動。
2. 初中生:我的夢想是成為一位父母官,我想為人民做出貢獻。
3. 高中生:我對父母官這個詞語有深刻的理解,我認為官員應該關心人民的需求并為他們提供幫助。
4. 大學生: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位父母官,為社會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