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飽
成語(Idiom):耐飽
發音(Pronunciation):nài b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耐力和飽食量很大,能夠忍受饑餓和吃很多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耐飽這個成語由“耐”和“飽”兩個字組成。耐指忍受、承受,飽指吃飽、滿足。耐飽形容一個人的耐力和飽食量很大,能夠忍受饑餓和吃很多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食量大或者耐力強。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忍耐力很強,能夠承受較長時間的困難或壓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耐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二十四史·后漢書·董卓傳》中。當時,董卓是東漢末年的一位權臣,他的飲食量非常大,能夠吃下很多菜肴和米飯。因此,人們就用“耐飽”來形容他的飲食量大和耐力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胃口真是太好了,簡直是個耐飽之人。
2. 這個長跑運動員的耐力非常強,他是個耐飽的人。
3. 考試前夜,他連續學習了十個小時,真是個耐飽的學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吃貨”或者“長跑運動員”等形象聯系,形成耐飽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耐力、飽食量等相關的成語,如“食不甘味”、“食而不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爸爸吃得真多,他是個耐飽的人。
2. 初中生:我妹妹參加了長跑比賽,她的耐力很強,是個耐飽的運動員。
3. 高中生:考試前夜,我連續學習了十個小時,真是個耐飽的學生。
4. 大學生:我的室友吃得特別多,他是個耐飽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