迾卒
成語(Idiom):迾卒(ché zú)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é z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迾卒形容行走緩慢,遲疑不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迾卒是由“迾”和“卒”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迾”意為緩慢、遲疑,“卒”意為行走、前進。迾卒形容一個人行走時緩慢、遲疑不前,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在思考、行動上猶豫不決、拖延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迾卒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猶豫不決、拖拖拉拉,缺乏決斷力和果斷行動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具體的行為或事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迾卒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徐無鬼》篇,原文是“迾迾乎往,緩緩乎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龍之轡,以游無窮。”意思是說一個人行走時緩慢而遲疑,像是乘坐著天地之間的正道,駕馭著六條龍的馬車,在無窮無盡的游玩中往來徘徊。后來,人們將其中的“迾迾乎往,緩緩乎歸”這一描述提煉出來,形成了迾卒這個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迾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其中“迾”和“卒”分別表示緩慢、遲疑和行走、前進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做決定時總是迾迾卒卒的,很難做出決斷。
2. 這個項目的推進一直迾迾卒卒,進展緩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的方式記憶迾卒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走路時腳步緩慢,遲疑不前,形象地展現(xiàn)出迾卒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猶豫、拖延相關(guān)的成語,如“猶豫不決”、“拖泥帶水”等,加深對這些成語的理解和應(yīng)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做選擇題時總是迾迾卒卒的,很難做出正確的答案。
2. 初中生:他在做決定時總是迾迾卒卒的,很難做出明智的選擇。
3. 高中生:她在寫作文時總是迾迾卒卒的,思路不清晰,無法準確表達觀點。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推進一直迾迾卒卒,導致進展緩慢,無法按時完成。
5. 成年人:他在處理問題時總是迾迾卒卒的,缺乏決斷力和果斷行動,影響工作效率。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