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緝
基本解釋
安輯,安撫。《陳書·沉恪傳》:“州罹兵荒,所在殘毀, 恪 綏懷安緝,被以恩惠, 嶺 表賴之。” 唐 陳子昂 《漢州雒縣令張君吏人頌德碑》:“首尾郊郭者,凡七千餘家,熙乎若鴻雁之得春也。既至矣,則勞來之;即止矣,則安緝之。”
成語(Idiom):安緝(ān jī)
發音(Pronunciation):ān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安全地抓捕犯罪嫌疑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緝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安指安全,緝指緝捕。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以安全的方式抓捕犯罪嫌疑人,使其不得逃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安緝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警察或執法機構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的情景。它可以用來表達對警察工作的贊賞和肯定,也可以用來形容犯罪嫌疑人被追捕或逮捕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王莽時期,有一位名叫劉玄的叛亂頭目,他聚集了一批叛亂分子,進行了一系列的暴亂活動。當時的朝廷下令將劉玄抓捕歸案,朝廷派出將軍劉秀率領軍隊進行追捕,最終成功將劉玄抓獲。這個故事被后人引用,形成了成語“安緝”,用來形容安全地抓捕犯罪嫌疑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警方經過多日的偵查和布控,最終成功安緝了這個潛逃多年的犯罪分子。
2. 他們采取了多種手段,確保在安緝過程中不對無辜民眾造成傷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晃痪彀踩刈ゲ读艘幻缸锵右扇?,保護了社會的安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安全、抓捕相關的成語,如“安然無恙”、“捉賊捉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警察叔叔們一定會安緝壞人,保護我們的安全。
2. 初中生(13-15歲):在電視劇中,警察們經常用高科技手段安緝犯罪嫌疑人。
3. 高中生(16-18歲):警方通過縝密偵查和聯合行動,最終安緝了國際通緝的毒品販子。
4. 大學生及成年人:社會治安的好轉離不開警察們的辛勤努力,他們每天都在為我們的安全而安緝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