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拜倒轅門
發音(Pronunciation):bài dǎo yuán m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恭敬或佩服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主動向人表示極度恭敬或佩服之情,以至于跪倒在地,或者倒在車轅門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長輩、上級、名人或者偉大事跡表示極度敬佩和崇拜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相傳,唐朝時期,有位名叫韓湘子的道士,他精通卜筮和醫術,被人們尊稱為“湘子仙人”。有一天,韓湘子乘著馬車從村莊經過,車子突然遇到了路障,無法前行。正當眾人束手無策之際,韓湘子出現了,他神奇地一揮手,車子竟然輕松地沖破了路障,繼續前行。眾人驚嘆不已,紛紛跪倒在地,表示對韓湘子的敬仰和佩服之情。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傳頌,并形成了成語“拜倒轅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才華和努力讓我拜倒轅門。
2. 面對老師的高尚品質,學生們都拜倒轅門。
3. 他的英勇事跡讓人們拜倒轅門。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拜倒”和“車轅門”。想象自己遇到了一個令人敬佩的人或事,自己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同時車轅門前有一輛馬車。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唐朝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其他與敬佩、崇拜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講的故事太精彩了,我拜倒轅門。
2. 初中生:我非常敬佩父母的辛勤工作,他們是我拜倒轅門的對象。
3. 高中生:他的成績優秀,我對他的學習態度拜倒轅門。
4. 大學生:我非常佩服那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對他拜倒轅門。
5. 成年人:他的勇敢和奉獻精神讓我拜倒轅門,他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