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
成語(Idiom):尷尬
發音(Pronunciation):gān g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處境或行為令人感到為難或不好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尷尬一詞形容在某種情況下感到為難、不自在或尷尬。這種感覺通常是由于某種意外、突發事件或尷尬的行為引起的。尷尬可以是由于社交場合的失誤、語言或行為的不當、或者是由于尷尬的局勢造成的。尷尬的感覺常常伴隨著尷尬的笑容、沉默或不知所措的表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尷尬是一種普遍的情感體驗,可以在各種場合中發生。例如,當你忘記了某人的名字,或者在一個陌生的社交場合遇到了尷尬的沉默時,你可能會感到尷尬。尷尬的情景還包括說錯話、犯錯誤、或者在別人面前出丑。無論是在工作場合、學校、家庭聚會還是其他社交場合,尷尬都可能發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尷尬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鴻臚門外傳》中,原意為“受苦、狼狽”。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形容處境或行為令人感到為難或不好意思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尷尬是一個由兩個相同的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演講中忘詞了,他感到非常尷尬。
2. 當她的裙子被風吹起時,她感到非常尷尬。
3. 他在面試中的尷尬回答讓他失去了這個工作的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記住尷尬這個成語,你可以將其與尬舞(gà wǔ)聯系起來,因為在尬舞中,人們可能會因為尷尬而感到不自在或為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尷尬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尷尬至極”、“尷尬萬分”、“尷尬不已”等,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當老師問我問題時,我不知道答案,感到很尷尬。
2. 初中生(13-15歲):我在班級表演中忘了臺詞,感到非常尷尬。
3. 高中生(16-18歲):當我在面試中被問到一個我不懂的問題時,我感到很尷尬。
4. 大學生(19-22歲):在一次社交活動中,我不小心打翻了飲料,感到非常尷尬。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當我在公司會議上提出一個愚蠢的建議時,我感到非常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