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披肝瀝血
發音(Pronunciation):pī gān lì xiě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付出極大的努力和奉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披肝瀝血意指為了某個目標或事業不計較個人的付出,像是把自己的肝臟都拿出來一樣,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奉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為了實現某個目標而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和奉獻的情況,尤其是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仍然堅持不懈地努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李時中的《西洋考異》一書中。故事說,古代有一位名叫申公豹的人,他為了救國而把自己的肝臟割下來,用來獻給君主。這個故事形象地描述了披肝瀝血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披肝瀝血是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每個詞的意思分別是“披”(拿出)、“肝”(肝臟)和“瀝血”(流出血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披肝瀝血地努力了十年。
2. 這個團隊為了完成這個項目,每個人都披肝瀝血地工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披肝瀝血與付出巨大努力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自己把自己的肝臟都拿出來,用來奉獻和努力實現目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更多與奉獻和努力相關的成語,如“竭盡全力”、“不遺余力”等。
2. 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的成語和文化,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披肝瀝血地學習,才能考好成績。
2. 初中生:為了參加比賽,我們隊員都披肝瀝血地訓練了好幾個月。
3. 高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我愿意披肝瀝血地努力。
4. 大學生:為了畢業論文能夠拿到好成績,我披肝瀝血地寫了一個月。
5. 成年人:為了家庭的幸福,我愿意披肝瀝血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