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鶚書
基本解釋
指推薦直士賢才的書信。 宋 曾鞏 《送李莘太傅》詩:“久待連城價,誰騰一鶚書?君王覽豪俊,應復召 嚴 徐 。”參見“ 一鶚 ”。
成語(Idiom):一鶚書
發音(Pronunciation):yī è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籍的內容淺薄、膚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鶚書這個成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中,一只鶚鳥因為長時間生活在深山老林中,對外界的事物了解甚少。有一天,它飛到人類居住的地方,看到了一本書,于是就把這本書帶回了自己的巢穴。但是,由于它對書籍的內容一無所知,所以無法理解書中的知識,只能當作普通的食物來吃。故事中的一鶚書就是指這只鶚鳥所帶回的書,用來比喻文章或書籍的內容淺薄、膚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鶚書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內容淺薄、缺乏深度的文章或書籍。可以用于文學評論、教育討論或者日常交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具體的故事內容可能因地區和版本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一鶚書”的結構為“一 + 鶚 + 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小說被批評為一鶚書,缺乏深度和內涵。
2. 他的論文只是一鶚書,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鶚鳥帶回了一本書,但是由于它對書籍一無所知,所以無法理解書中的內容,只當作普通的食物來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了解更多關于鶚鳥的故事和寓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讀了一本書,但是里面的故事太簡單了,真是一鶚書呀!
中學生: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篇作文,我覺得自己寫的有點像一鶚書,沒有深入分析問題。
大學生:這本教材內容太膚淺了,真是一鶚書!我需要更深入的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