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僂
成語(Idiom):俯僂(fǔ lǒu)
發音(Pronunciation):fǔ l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彎腰駝背,姿態低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俯僂意為彎腰駝背,形容人的姿態低下,失去了自信和挺拔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因沮喪、困惑、失意或受挫而低下頭顱,姿態低下的情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年》:“子之鄙人,狂人也,過而不入。子曰:‘俯而不見其低也。’”這則故事中的“俯而不見其低”成語演變為現代的“俯僂”。故事中的“子”指的是孔子,他對一個狂人不入他的門而感到惋惜,認為狂人失去了自己的尊嚴和自信,因此形容他為“俯而不見其低”,后來逐漸演變為“俯僂”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由動詞“俯”和動詞“僂”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遭受了失敗的打擊,整天都低著頭,俯僂著走路。
2. 老人年紀大了,身體也開始俯僂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俯僂”這個詞語與一個低頭彎腰的形象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因為遭受挫折而低下頭顱,形象生動易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比如“蔫頭耷腦”、“失魂落魄”等,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形容人的低落和失意的狀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考試沒有考好,回家的路上一直俯僂著走。
2. 初中生(13-15歲):她因為受到了朋友的背叛而感到失望,整天都低著頭,俯僂著走路。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比賽中輸了,心情低落,走路時俯僂著身體。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