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詞語解釋
kàng lóng yǒu huǐ ㄎㄤˋ ㄌㄨㄙˊ ㄧㄡˇ ㄏㄨㄟˇ亢龍有悔(亢龍有悔)
《易·乾》:“上九,亢龍有悔。” 孔穎達(dá) 疏:“上九,亢陽之至,大而極盛,故曰亢龍,此自然之象。以人事言之,似圣人有龍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極,物極則反,故有悔也。”謂居高位而不知謙退,則盛極而衰,不免敗亡之悔。《后漢書·陰興傳》:“貴人不讀書記邪?‘亢龍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婦眄睨公主,愚心實不安也。” 李賢 注:“《易·乾卦》上九爻曰‘亢龍有悔’,窮之災(zāi)也。亢,極也。龍以喻君。言居上體之極,則有悔吝之災(zāi)也。”《晉書·忠義傳·王豹》:“進則亢龍有悔,退則蒺藜生庭,冀此求安,未知其福。”亦省作“ 亢悔 ”。 晉 葛洪 《抱樸子·知止》:“進脫亢悔之咎,退無濡尾之吝。”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亢龍有悔
成語(Idiom):亢龍有悔(kàng lóng yǒu huǐ)
發(fā)音(Pronunciation):kàng lóng yǒu h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高傲的人最終會后悔。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亢龍有悔”源自于《易經(jīng)·坤卦》的卦辭:“亢龍有悔”,意為高傲的龍會后悔。這個成語形容自高自大的人最終會因為自己的驕傲而遭受到悔恨和失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警示人們不要過于傲慢和自負(fù),以免遭受失敗和悔恨。可以用于形容那些自以為是、不愿聽取他人意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亢龍有悔”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中的一條龍。相傳,有一條龍非常驕傲,并自以為是地認(rèn)為自己無敵。這條龍因為過于自負(fù)而被天神懲罰,最終后悔莫及。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亢龍有悔是一個四字的成語,由兩個形容詞亢龍和有悔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過于自信,不愿聽取他人的建議,結(jié)果亢龍有悔。
2. 高傲的人往往亢龍有悔,因為他們無法接受失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條驕傲的龍,最終因為自己的驕傲而后悔不已。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guān)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龍的故事,以及其他與驕傲、自負(fù)相關(guān)的成語,如“驕兵必敗”、“驕者必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他太驕傲了,一直不聽老師的話,最后亢龍有悔。
2. 初中生:有些同學(xué)太自負(fù)了,不愿意向別人請教,最后亢龍有悔。
3. 高中生:他太過自信,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結(jié)果亢龍有悔。
4. 大學(xué)生:成功不應(yīng)該讓我們變得驕傲,否則我們可能會亢龍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