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薄
基本解釋
儉約,不尚豐厚。《呂氏春秋·論人》:“嗜欲易足,取養節薄,不可得也。”
成語(Idiom):節薄(jié báo)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b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節儉、節約,不浪費財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薄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節指節儉、節約,薄指薄弱、貧窮。節薄的含義是指節儉、節約,不浪費財物。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們應該節制自己的消費,不過度奢侈,節約使用資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薄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對待財物非常節約,不浪費。也可以用來勸告他人要懂得節儉,不過度消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薄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故齊人欲以敝邑事于君者,必先以其私事事于大夫,以其私財財于大夫,以其私施施于大夫,以其私宴宴于大夫,以其私棄棄于大夫,曰‘以敝邑事于君’。”意思是說齊國的人要想在國君面前有所求,必須先在大夫面前事奉,用財物和宴請來討好大夫,然后才能以國家的事情來請求國君。這個故事說明了人們在處理事情時要學會節儉,不能過度消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生活節薄,從不亂花錢。
2. 做人要懂得節薄,不要過度消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節薄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里只拿著一片薄薄的樹葉,表示他非常節約,不浪費財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節儉、節約相關的成語,如“精打細算”、“節衣縮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學習節薄,不亂花零花錢。
2. 初中生:我們要號召大家節薄,不浪費食物。
3. 高中生:節薄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從小就培養節約的意識。
4. 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節薄,不過度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