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敢爲
基本解釋
見“ 見義勇為 ”。
成語(Idiom):見義敢為(jiàn yì gǎn wéi)
發音(Pronunciation):jiàn yì gǎn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見到正義的事情,有勇氣、有決心去做,不怕困難和危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見義敢為是指在面對正義的事情時,有勇氣和決心去行動,不畏困難和危險。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應該有擔當和勇氣,能夠積極地為了正義和公平而行動起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不公正的事情時,敢于站出來維護正義,不畏艱難困苦。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關鍵時刻敢于擔當,積極行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準書》中有一則關于趙勝的故事。趙勝是漢朝初年的一位義軍領袖,他在起義之初就立下了軍令狀,誓言要為百姓除害。后來,有一天,趙勝的手下發現一個官員貪污受賄,但官員卻是非常有權勢的人,大家都不敢揭發。趙勝看到這個情況后,決定親自去揭發官員的貪污行為,最終成功地將官員繩之以法。這個故事成為了見義敢為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見義”、“敢為”和“見義敢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見義敢為的人,經常為了正義的事情而冒險。
2. 在關鍵時刻,只有見義敢為的人才能站出來領導大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趙勝故事相關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趙勝在面對貪污官員時的勇敢行動,以及他的軍令狀,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正義和勇氣相關的成語,如“舍生忘死”、“忠誠義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想成為一個見義敢為的人,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2. 初中生:他是班上的見義敢為者,經常為了同學們的利益而站出來。
3. 高中生:在社會上,我們應該發揚見義敢為的精神,為了正義和公平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