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臨危不茍(lín wēi bù gǒu)
發音(Pronunciation):lín wēi bù g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面對危險或困難時,不馬虎、不草率,而是謹慎細致,嚴謹認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臨:接近;危:危險;不茍:不馬虎。意為面對危險或困難時,不馬虎、不草率,而是謹慎細致,嚴謹認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重大挑戰或危險時,能夠保持冷靜、謹慎,不慌不忙地處理問題,不馬虎草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荀子·儒效》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孔子的學者在臨危之際表現出的謹慎態度。這個故事成為了“臨危不茍”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緊急情況下,他臨危不茍地完成了任務。
2. 這位醫生在手術過程中臨危不茍,確保了患者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臨危不茍”與“面對危險時不馬虎”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謹慎、細致相關的成語,如“小心翼翼”、“一絲不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考試時,我臨危不茍地檢查了一遍答題卡,確保沒有遺漏。
2. 初中生:面對突發的火災,我們應該臨危不茍地按照消防員的指示行動。
3. 高中生:在應對高考時,她臨危不茍地復習每一個知識點,以確保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