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杼柚空虛
發音(Pronunciation):zhù yòu kōng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語或文章空洞無物,毫無實質內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杼(zhù)是織布用的工具,柚(yòu)是缺口的竹片,空虛(kōng xū)指沒有實質內容。成語“杼柚空虛”形容言辭或文章空洞無物,毫無實質內容,只是空洞的表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批評某人的言辭空洞,或形容文章缺乏實質內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淮南子·修務訓》記載了一個故事:古代有個人自稱能夠與神仙交流,引得眾人圍觀。一位聰明的人看出他的言辭空洞,沒有實質內容,就用“杼柚空虛”來形容他的言辭。從此,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杼柚空虛是一個由三個詞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空洞無物,完全是杼柚空虛。
2. 這篇文章沒有實質內容,充滿了杼柚空虛的詞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杼柚空虛”與“言辭空洞無物”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用空洞的竹片(柚)在織布工具(杼)上來回劃過,沒有實質內容,只是空洞的表面。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言辭相關的成語,如“言之鑿鑿”、“虛與委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答案杼柚空虛,沒有解釋清楚。
2. 初中生:這篇文章杼柚空虛,毫無觀點和論證。
3. 高中生:他的演講杼柚空虛,沒有實質內容,只是一些空洞的詞句。
4. 大學生:這篇論文杼柚空虛,缺乏實證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