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炙
成語(Idiom):筒炙(tǒng zhì)
發音(Pronunciation):tǒng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人夸獎或贊美的事物或人,引申為被人稱贊或贊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筒炙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筒指炙肉的器具,炙指用火烤的肉。炙肉是古代一種非常美味的食品,因其香味撲鼻而備受人們喜愛。筒炙這個成語比喻被人夸獎或贊美,就像炙肉一樣美味可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筒炙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被人夸獎或贊美的事物或人。例如,當你做了一件出色的工作,被老師或領導表揚時,你可以說自己成為了筒炙之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筒炙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成公十四年》中。故事中,晉國宰相鮑照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將炙肉藏在筒子里,帶到了晉國的宴會上。當宴會上的客人夸獎鮑照烹飪的炙肉時,鮑照自豪地展示了藏在筒子里的炙肉,引起了眾人的驚嘆和稱贊。從此,筒炙就成為了被人稱贊或贊美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筒炙是一個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筒和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技巧真是筒炙之言,讓全場聽眾都為之傾倒。
2. 這個學生的作文寫得真好,真是一篇筒炙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炙肉的形象聯系來記憶筒炙這個成語。想象一下一塊香噴噴的炙肉,代表被人夸獎或贊美的事物或人,這樣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贊美相關的成語,如“桃李滿天下”、“口碑載道”等,可以幫助豐富詞匯,并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夸獎我畫得好看,我成為了筒炙之人。
2. 初中生:今天考試成績出來了,我取得了第一名,同學們都為我感到驕傲,我成為了筒炙之人。
3. 高中生:在學校的音樂比賽中,我演奏得很出色,獲得了一等獎,成為了筒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