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力
基本解釋
上天之力;上天所助。《漢書·霍光傳》:“ 中孺 扶服叩頭,曰:‘老臣得託命將軍,此天力也。’”《后漢書·隗囂傳》:“若 囂 命會符運,敵非天力,雖坐論 西伯 ,豈多嗤乎?” 宋 蘇軾 《鄧忠臣母周氏挽詞》:“微生真草木,無處謝天力。”
成語(Idiom):天力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上天的力量,形容力量強大、無法抗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力是由“天”和“力”組成的成語,表示上天的力量。天力形容力量強大,無法抗拒,多用來形容自然界或者命運的力量。它強調了人類力量的有限和無法改變某些事物的命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天力常用于描述自然災害、命運不可抗拒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面對強大的力量時的無奈和無力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陳王傳》中有這樣一句話:“天之所助,無不勝也。”這句話意味著上天的力量能夠勝過一切。后來,人們將“天之所助”簡化為“天力”,用來形容力量強大、無法抗拒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名詞“天”和名詞“力”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地震發生時,人們感受到了天力的威力。
2. 面對自然災害,我們只能順應天力,盡力去保護自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天力”與自然災害或者無法抗拒的命運聯系起來,形象化地理解其含義。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大自然面前,感受到天力的強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與自然災害相關的成語,如“地動山搖”、“水深火熱”等,加深對天力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在臺風來臨時,我們感受到了天力的威力,房子都被吹倒了。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我感到了天力的無所逃避。
高中生:在自然災害面前,人們只能順應天力,盡力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產。
大學生: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我們需要發揮自己的天力,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