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勵
基本解釋
亦作“ 勸厲 ”。激勵,勉勵。《孔叢子·儒服》:“‘古之賢圣無不能飲也’……此言何生? 子高 曰:‘生於嗜酒者,蓋其勸厲奬戲之辭,非實然也。’”《周書·寇洛傳》:“見危授命,推賢而奉,此而不賞,何以勸勵將來?” 宋 陳亮 《廷對策》:“士大夫,風俗之倡也,朕所以勸勵其志者不為不勤,而偷惰之習猶未盡革。” 黃興 《黃花崗之役》:“并愿年年此日,永永舉行紀念,追思既往,勸勵方來,諒亦諸君所表同情者。”
成語(Idiom):勸人勸己(quàn rén quàn jǐ)
發音(Pronunciation):quàn rén quàn j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勸人勸己是指勸告他人也要勸誡自己,旨在提醒人們在為他人指導方向的同時,也應該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和指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勸人勸己強調了人們在給予他人建議和幫助的同時,也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提醒。這個成語的含義是告誡人們不僅要善于勸告他人,還要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勸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提醒他人在勸告他人時也要反省自己的行為,同時也可以用于自我勸誡和自我反省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勸人勸己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論語·子罕篇》。孔子對學生子罕說:“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意思是說,孔子每天都要三次反省自己的行為。后來,人們引申出了勸人勸己這個成語,用來強調人們在勸告他人的同時也要反省自己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勸人勸己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前兩個字“勸人”表示勸告他人,后兩個字“勸己”表示勸誡自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勸人勸己,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指導的同時也對自己的行為要求很高。
2. 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勸人勸己,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勸人勸己”與日常生活中的勸告他人和自我反省相聯系,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勸告和自我反省相關的成語,如“勸善勸惡”、“反躬自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勸我們努力學習,我們也要勸己多讀書。
2. 初中生:我會勸我的朋友不要玩手機,同時也要自己勸己多專注學習。
3. 高中生:我會勸我的同學不要放棄,同時也要勸己堅持下去。
4. 大學生:我會勸我的室友多參加社交活動,同時也要勸己多鍛煉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