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舉
成語(Idiom):壯舉
發音(Pronunciation):zhuàng j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勇敢、威武的行為或事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壯舉是指具有威武、勇敢的行為或事跡。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英勇的行為或重大的成就,通常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才能完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壯舉可以用來形容各種英勇的行為或重大的成就,例如戰爭中的英勇行為、體育比賽中的重大勝利、科學研究中的重大突破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壯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莊公十年》中。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楚國和晉國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楚國的大將軍子反率領軍隊攻打晉國。子反麾下有一位名叫壯士的勇將,他在戰斗中表現出色,立下了許多壯舉。后來,壯士因為一次巧妙的計策,成功地擊敗了晉國的軍隊,為楚國贏得了勝利。從此以后,人們用“壯舉”來形容勇敢和英勇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壯舉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比賽中展現了壯舉,贏得了大家的贊賞。
2. 這次科學考察是一次壯舉,取得了重要的發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壯舉”與勇敢、威武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例如,想象壯舉就像是一位英勇的戰士在戰場上展現出的勇敢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或傳記,了解更多關于壯舉的事例和故事。還可以查找其他與壯舉相關的成語,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在比賽中表現出了壯舉,獲得了冠軍。
初中生: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是一項壯舉,對科學界有著重大意義。
高中生:他在戰爭中展現了壯舉,成為了一名英雄。